真的,哪怕盡量平復心理強迫自己用看熱鬧的心態(tài)來回顧這場比賽,我都覺得結(jié)果都有點過于惡心了。
第一,我們國家隊主帥宮指導的臉被扇了
前幾天宮指導老神在在信心滿滿,看自己這邊帶隊連勝,外加日本打得磕磕絆絆,怎么都覺得這是一個完美的環(huán)境,啊那既然如此,我為什么不可以裝一個完美的逼呢?
結(jié)果這下好了,宮指導的臉和球迷的期待一齊被日本隊狠狠扇到地上摩擦,然后擦完了連嘴都給你縫上,成了遭雷劈里最高等級的那一檔。
名將!有能!
第二,張子宇特殊論遭到了最嚴重的挑戰(zhàn)
張子宇橫空出世以后,最大的反對聲就表示你純大高個沒用,按照NBA的先進經(jīng)驗,你這種運動能力不足的大中鋒不行的啦最容易被針對。
懂球帝們微微一笑,理論一套一套的開始反擊:你們不懂!女籃的環(huán)境里張子宇是特殊的,女籃沒有和男籃匹配的身高,沒有和男籃匹配的體能以及技術(shù)能力,張子宇這種人的存在就是無解的核武器……并充滿自信的表示你們都是小白。
他們在說什么好好笑啊,懂不懂女籃兩個205+中鋒雙塔的含金量?
哦豁,現(xiàn)在這下尷尬了……籃球之神用最激烈的方式懲罰了一切自以為洞悉一切的懂球帝。
看到?jīng)],張子宇不是whosyourdaddy拿到就包贏的,大個子對比賽的負面作用在女籃里也同樣存在。
田中心,172公分(雖然在日本168公分的新垣結(jié)衣已經(jīng)被中國粉絲叫做沖繩の女巨人),這場27分
第三,中國女籃好像突然有了全線潰敗的趨勢
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在中國女籃負于日本的同時,U19女籃也在世青賽上負于以色列。
這支U19中國女籃有點慘,雖然有場均18.2分11籃板3.5助攻1.3搶斷的冉柯嘉,但還是一路輸給尼日利亞、葡萄牙、加拿大(輸63分)、美國(輸65分)……成績開始向男籃看齊。
冉柯嘉,身高1.75米,打后衛(wèi)的(以防你看到場均11個籃板誤會她的位置)
是的,三年前中國女籃世界杯拿下亞軍,之后從國家隊到聯(lián)賽,我們的女籃都進入了下行空間。
本來認為宮指導臨危受命+張子宇橫空出世能緩解這種焦慮,但從現(xiàn)在的結(jié)果看……
這可真是……太慘了啊!
好吧,平復一下情緒先……不要恐慌,我們現(xiàn)在客觀一點,仔細想一想: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第一個問題:繼續(xù)走張子宇路線到底對不對?
這可能是本場比賽看完很多觀眾最大的疑問,如果張子宇不是能超越籃球規(guī)律存在的決戰(zhàn)兵器,那我們的圍繞她展開的戰(zhàn)術(shù)打法是不是肯定是落后的?
而這種思想上的落后,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籃球在過去的20年里不過是在原地打轉(zhuǎn)?也意味著未來我們會被世界越拋越遠?
說實話……我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
首先,雖然我們確實可以把日本三分開花和張子宇聯(lián)系起來,但最簡單的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張子宇在場的19分鐘里我們贏了6分。
換句話說,就算日本三分投開了,就算我們的后衛(wèi)可能確實如很多人抨擊的那樣不會給張子宇傳球,就算張子宇效率沒有之前那么高,就算聯(lián)防時我們籃板保護依然是一坨屎,就算裁判是個盲人近在咫尺的犯規(guī)都沒吹……
但張子宇在的時候我們是贏的。
看這52號直接飛起來一耳光打張子宇眼睛上都沒吹,我覺得形容裁判為盲人已經(jīng)很客氣了
我們輸球的主要原因,
是在沒有張子宇的20分鐘里凈負15分。
至少在這場比賽里,這才是問題吧?
而且,張子宇現(xiàn)在在國家隊的戲份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要。
從熱身賽開始,宮指導對張子宇的使用非常克制,亞洲杯場均不過15分鐘。
換正常看籃球比賽的邏輯,張子宇就是個改變節(jié)奏的強第六人而已。
無論在任何一個國家,沒有說輸球質(zhì)疑第六人拖累了全國的籃球思想發(fā)展的。
要我說,張子宇最大的問題恐怕也是她太過吸睛,她讓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以為輸贏都和她強綁定。
但其實不是的。
至于順便抨擊酸一下中國的籃球體系……
是,中國的籃球發(fā)展存在問題,我們的體系不一定健康,
但中國女籃世界排名第四,爛船還有三千釘。
我知道很多人羨慕日本女籃展現(xiàn)的小個子活力和投籃,但如果你看了今年WCBA今年總決賽,知道的話,你就知道大眾這種對“籃球思想落后”的擔憂純粹杞人憂天。
我們的籃球人才沒那么笨。
不要把一場比賽的技術(shù)問題過分上升。
第二個問題:那你的意思是這場比賽是一場意外?
經(jīng)常看NBA的都知道,哪怕聯(lián)盟冠軍打一年常規(guī)賽最少也要輸兩位數(shù)的比賽,即便聯(lián)盟最差的球隊也有機會在手感火熱的一天擊潰最強的對手。
這很正常,只是我們不習慣這種敘事邏輯。
籃球場上確實沒有意外,但輸贏都是概率問題。
日本女籃重視三分的打法實際上也是一種常態(tài),這甚至不是專門針對中國隊——本場比賽日本投了34個三分,甚至低于她們賽會的平均水平(36個)
今天趕上她們準了,就像2002年亞運會姚明趕上韓國隊發(fā)瘋一樣,有些時候比賽就是這樣,你得認,籃球比賽沒有應該(這句話改寫自日本著名華裔哲學家張本智和)。
不要輸一場球就發(fā)瘋一樣覺得全都是錯的。
比如這場日本前場籃板搶的我們無比難受,但實際上日本全場只有9個前場籃板,是這屆比賽她們除了打澳大利亞(8前場籃板)以外最少的一次,我們整體籃板依然是贏的。
我們心焦,只是因為我們在比分落后時放大了這種焦慮。
第三個問題:那難道中國隊就沒問題?
當然有。
這本質(zhì)上是新老交替中的一支球隊,整個班底都不太固定,張子宇(她現(xiàn)在一共才打了不到10場成年比賽)的特殊武器身份讓她需要搭配特殊打法,而這種打法與國家隊現(xiàn)有班底還沒有找到融合的最優(yōu)解。
尤其是當張子宇不在的時候球隊應該怎么打,變節(jié)奏以后怎么適應,這些都還需要大量工作。
黃思靜這球停在手上5秒就等往里喂,在WCBA她這么打肯定要被教練罵的,哦對我忘了,她自己就是教練
韓旭怎么用我覺得也是一個重要課題,未來李月汝回歸以后這個問題還會放大
至于主教練裝逼……這特么也叫事嗎?宮指導12年前帶男籃打日本就玩脫過(領(lǐng)先15分4上4下裝逼,然后被張本天杰生涯唯一一次打贏中國男籃),屬于系統(tǒng)bug了,輸一場也算打疫苗了(畢竟一年后男籃就在長沙奪冠了),說實話我倒不是很擔心這個。
當然,抖音上排隊要求宮魯鳴給李夢謝罪這種事還是有點過于抽象了……
最后自問自答一下青年隊的問題:
我對女籃青年隊梯隊發(fā)展具體沒有太深的了解,但按我對來看,一屆青年隊出1-2個國家隊球員實際上已經(jīng)算是合格的成材率,大部分人最終都要投入到聯(lián)賽里成為基座,本屆U19直接抽調(diào)張子宇到國家隊,到了世青賽輸球也不算太大的新聞。
總的來說,要重視,但不必太過恐慌。
畢竟上一屆之前日本已經(jīng)連續(xù)拿了5屆亞洲杯,咱真不必擔心未來我們打不過日本怎么辦(因為本來就……)
至于后面的球員基礎(chǔ)如何,發(fā)展前景怎么樣,恐怕只有時間才能給我們答案了。
想與隊長的作者團隊談笑風生嗎?
歡迎加入讀者交流群!
請?zhí)砑游⑿牛篽cctgd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