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籃賽后合影
戴上沉甸甸的銀牌,這支中國男籃對得起球衣上“CHINA”。
競技體育的賽場上,“雖敗猶榮”這個詞總被看作是敗者對于“意難平”情緒的一種自我安慰。對于如今這支中國男籃,用它來形容這次亞洲杯征程,恰如其分。
北京時間8月18日凌晨,在沙特的男籃亞洲杯決賽中,當胡明軒的最后一記三分球砸筐而出,中國男籃最終以89比90惜敗于澳大利亞男籃。
亞洲杯亞軍,是中國男籃過去10年在該項賽事的最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將世界排名第七的球隊逼到最后一個回合,男籃這批球員的表現已遠超所有人的預期。
自從6月16日集結至今,整整兩個月,主帥郭士強和他的球員們就一直被打上“不被看好”的標簽。然而,他們一路逆襲,將原本被認為雞肋的杯賽打成了中國籃球十年來最激情和熱血的回憶。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打出了頑強、沉著、堅韌的精氣神和血性。
當《歌唱祖國》的嘹亮歌聲響徹沙特的球館時,中國籃球終于找到了重回巔峰的希望光源。
胡金秋上籃
老將壓陣,新人崛起
中國男籃重回亞洲杯決賽前,外界對奪冠并沒有過高的預期。畢竟,他們面對的是世界排名第七的澳大利亞隊。要知道,自從加入亞洲杯,這支“三連冠”球隊在這三屆賽事中打出了17勝0負的驚人戰績。
這場決賽前,澳大利亞隊在本屆亞洲杯上總共贏了145分,場均凈勝對手29分之多……
然而,決賽的進程卻出乎所有人意料——中國男籃從一開場就壓制著對手,首節領先8分,半場結束還有4分的優勢,即便進入最后一節的最后2分鐘,中國隊還有1分的領先優勢。
之所以能在大部分時間里保持優勢,離不開隊中的老大哥們。28歲的胡金秋全場10投8中,得到20分還有10個籃板;27歲的胡明軒替補出戰,連續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命中高難度三分球,全場他得到26分、3個籃板和3次助攻,如果不是最后一個三分球砸筐而出,他在這一夜的表現堪稱完美無缺。
而在戰勝新西蘭的半決賽中,29歲的趙睿獨得24分,打出了他在本屆杯賽的代表作。贏下那場比賽后,趙睿又哭了,這位中國男籃的隊長強調,所有球員都必須勇往直前,直面困難。
趙睿上場
這屆亞洲杯,中國男籃能夠打出持續走高的表現,離不開這些老大哥的發揮。趙睿就是最好的例子。
3年前的亞洲杯,在中國男籃80比79險勝巴林的比賽中,趙睿被裁判連吹兩個技術犯規時,還會對裁判表達強烈的不滿。甚至年初的聯賽上,他還曾因判罰不滿,推搡裁判進而被驅逐。
本屆杯賽中,郭士強將隊長的責任交給趙睿,他也用冷靜和成熟的場上表現回報了教練的信任。對陣新西蘭的比賽中,下半場帶傷堅持的趙睿即使被對手推倒在地,也是繼續全身心投入比賽。談到自己的變化,趙睿解釋道:“郭導給我隊長的職責,我覺得我應該換一個思路打球,無論是訓練還是生活都要做好表率。這個隊長(的身份)壓力很大,我也在時刻調整我的情緒,努力克制自己。”
在趙睿身旁,胡金秋也起到了老將的表率作用。此前五場比賽,胡金秋場均得到15.8分和9個籃板,是中國男籃最穩定的一環。對陣韓國隊,胡金秋的23分、11個籃板和5個進攻籃板都是全場最高。即使眼角開裂血染賽場,胡金秋也淡淡道:“(受傷)這都沒什么,只要能贏球,付出我的全部都沒有關系。”
郭士強也不吝惜對兩位老將的贊美,“中國男籃現在沒有球星,但是有兩個老隊員胡金秋和趙睿,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有倆寶。”
當老將成為球隊的依靠,年輕人自然也打得更有底氣。
20歲的王俊杰在場上穩定貢獻上雙的得分和場均超過6成的投籃命中率,就將功勞歸在了老大哥身上,“主要是睿哥、秋哥兩個大哥太穩了,留給他們在國家隊打的球打一場少一場,他們也想打進奧運。對我們來說,想把以前輸掉的比賽、丟失的東西一場一場拿回來,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
郭士強和球員擊掌
用表現撕掉“不被看好”的標簽
決賽當中國隊一度領先澳大利亞多達兩位數的時候,社交網絡上出現了這樣一波評論——“中國隊強得讓人感到陌生”,即便是央視的現場解說,也用“陌生”這個詞來形容這支中國男籃。
或許是過去十年國家隊表現帶來的一種預判的“慣性”,當楊瀚森、周琦、曾凡博、張鎮麟、趙繼偉等多位主力因傷缺陣,郭士強在亞洲杯前給出的大名單,似乎和“流暢的進攻”、“血性的防守”就沒有太多關系。
“我們一路走來都不被看好,但比賽沒結束一切都可能發生,我們就是專注我們自己。”進入決賽后,高詩巖用“不被看好”來總結自己和隊伍的心路歷程。隨后,他更新了一條社交媒體,文案只有三個“噓”的表情。
這支隊伍中,高詩巖是最受爭議的球員。當他出現在亞洲杯的大名單里,外界質疑這個已經29歲且技術和身體都沒有優勢的大齡后衛是如何入選國家隊的。
憋著一口氣的高詩巖選擇用實實在在的球場表現回擊質疑——對陣韓國,他的效率正負值是全隊最高的+15;對陣新西蘭,他身背三次犯規,將新西蘭的布里特防到5投1中并且“零封”卡梅隆。也正是憑借著這種撕咬般的防守,他逆轉了外界的評價,在決賽前得到了“中國貝弗利”的頭銜。
高詩巖場均1.4個搶斷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杯官網中國隊的主頁上有各項數據最優秀的球員,正是最不被看好的高詩巖以場均1.4個搶斷將名字掛在了首頁。另一位出現在首頁的球員則是同樣遭遇質疑的廖三寧,他以場均4.4個助攻登頂榜首。
高詩巖也袒露心跡:“我們走到現在,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起伏。像胡明軒上一場得了0分,大家對他有議論,這場也復蘇了。我們一路走來依靠全隊,(個人)受到的委屈不值一提,一切以團隊利益為主。”
這些像是這支“不被看好”的中國男籃在亞洲杯的縮影:有人質疑趙睿的傷病和情緒管理,有人質疑王俊杰沒有國家隊和職業聯賽經歷,更有人質疑高詩巖和程帥澎的能力,還有人甚至直言“不認識李祥波”……
廖三寧在比賽中
在這樣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這支沒有絕對球星的中國男籃打出了最團結的籃球。對陣新西蘭時,郭士強的12名球員全部上場,其中10人得分,雷蒙和李祥波在出場后立即得分,小組賽狀態不佳的廖三寧觸底反彈,正負值高達+16,與朱俊龍并列全隊第一;而在決賽中,比賽僅僅打了8分鐘,中國隊就已經完成10人輪換。
就在決賽結束后,站在球員通道里等待頒獎時,隊長趙睿帶頭安慰陷入自責情緒的廖三寧和雷蒙,而當所有人聽到球場主持人在宣布最佳陣容時喊出王俊杰的名字,都在后臺開始鼓掌叫好。
當說起這支中國男籃,郭士強不止一次用“最團結,凝聚力最強,最無私奉獻”來形容這支隊伍,“我們有很多經驗豐富的球員因為傷病無法參加這次亞洲杯,但我們展示出了始終團隊作戰、拼搏精神和無私的球風。我們歡迎所有的挑戰,并且努力去贏。”
中國男籃主帥郭士強
蛻變背后,郭士強做了什么?
亞洲杯的頒獎儀式上,12位小伙子一起領取了銀牌,在拍攝官方大合照前,他們將主帥郭士強從隊伍的最邊上拉到了C位。其實,決賽前,關于#郭士強功不可沒#的詞條就已沖上了微博熱搜。
抵達沙特前,郭士強其實也是那個“不被看好”的教練。從熱身賽不敵中國澳門黑熊,到亞洲杯大名單的最終確定,再到比賽中怒斥王俊杰的爭議,郭士強一路走來也遭到不少質疑和批評。
然而,從6月16日中國男籃集訓隊正式集結到8月18日打完亞洲杯的收官之戰,整整兩個月時間,郭士強是給男籃帶來改變的那個操盤手。
早在亞洲杯預選賽,趙睿就曾透露過一度想要退出國家隊,是郭士強讓自己堅持了下來,“郭導一直支持我,說我們還有夢想,希望我們幾個老隊員再一起好好拼一拼。”
當郭士強因為在比賽中指責王俊杰的防守而被推上風口浪尖時,王俊杰也主動表示,郭士強是一直鼓勵年輕球員的教練,“郭導說過讓我最感動的一句話,每次開會的時候他說:‘人是我選的,戰術是我布置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做的,出了錯一切是算我的,你們要向我證明我的目光沒有問題’。”
進入決賽后,廖三寧也將自己強勢反彈的原因歸結于郭士強,“小組賽有一些找不到自己的節奏,結束后找郭指導去聊了一下,他讓我更堅定地做自己。”
在比賽表現層面上,郭士強讓這支中國男籃有了“煥然一新”的面貌。
早在今年夏天熱身賽時,郭士強就表示,中國男籃需要在一場比賽中出手達到70次、得分破80分的標準,才可能贏球。于是,在亞洲杯的五場比賽中,除了對陣韓國的比賽差1分沒到80分,剩下的四場比賽得分都上了90分,而最后的決賽,中國隊頂著澳大利亞的高強度對抗,也得到了89分。
曾經,三分球和罰球命中率是中國男籃的“老大難”問題,如今也有所改善。去年8月,中國籃協在公布集訓名單的同時,宣布重啟“三從一大”訓練原則,郭士強則借著這個機會在集訓中狠抓全隊的投籃基本功。
亞洲杯小組賽階段結束,43.2%的三分命中率讓中國男籃躋身僅有的3支三分命中率超過四成的球隊。半決賽結束后,中國男籃在本屆比賽中投籃命中率50%,排名所有16支球隊第一;三分命中率41.2%,排名所有16支球隊第一;罰球命中率78.4%,排名所有16支球隊中第二,在有罰球出手的11名球員當中,有7名球員的個人罰球命中率都超過了80%……基本功在訓練中變得更加扎實,中國男籃的賽場表現也隨之穩步提升。
在教練生涯里,郭士強兩次率隊出征亞洲杯,均打進決賽。第一次是2009年,當時的這項賽事還是改制前的亞錦賽,只有34歲的郭士強在決賽中帶隊不敵伊朗,屈居亞軍,中國男籃一度陷入輿論之中。16年過去,當年的少帥變成了如今的老帥,雖然第二次的決賽旅程還是以亞軍告終,但這個亞軍頭銜卻代表著希望。
就如趙睿在賽后所說,“這只是一個開始,不是盡頭……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打到亞洲杯決賽,這個團隊證明給大家看,我們中國男籃在郭導的帶領下越來越好,甚至還能更好。”
上一篇:胡金秋表現總結:多項數據領跑全隊,3次當選最佳&4次砍下兩雙
下一篇:返回列表